国际交流
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年度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总结
2014年,我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在部专技司的指导和支持下,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,以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,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,以高层次、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重点,健全政策措施,加强运行管理,完善公共服务,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。现将工程的实施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统筹谋划,建立健全知识更新工程的政策体系。我厅党组高度重视知识更新工程,明确将工程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龙头工程,全力推进继续教育工作。2012年,我们会同省委组织部、财政厅、教育厅和科技厅共同制定了《辽宁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》,明确了工程的目标、任务和重点项目。为做好工程的实施我们还先后制定了工程年度工作计划、高级研修班年度计划、高研班经费管理办法、工程精品视频公开课、建设教师师资库等7个配套政策文件,基本建立了覆盖工程实施各个环节、制度比较完善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政策体系,形成了人社部门牵头抓总、各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、企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继续教育工作格局。
二、突出特色、努力构建上下衔接的高级研修项目体系。一是每年年初,我们都按照部里要求,面向省内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、继续教育基地征集当年高级研修项目选题,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属于工程确定的重点领域,具有高素质的师资和丰富的继续教育承办经验的选题,我们从中择优筛选3到5个选题申报国家高研班,努力打造出东北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东北财经大学等具有辽宁特色的精品培训项目。二是在国家高研班“规定动作”以外,2014年,我们大力实施省、市高级研修项目的“自选动作”,扩大工程实施的覆盖面。年初,我们将100期省、市年度高研班计划任务分解到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,并对高级研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,做到年初有计划、年中有督查、年底有考核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,增加财政支持,高研班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升,全年共完成106期高研班,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万余名。大连市由财政列支200万元,全额资助20期具有示范性的高级研修班,培养培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500余人。
三、精心组织,力求高研班取得实效。各承办单位在项目实施中,精心筹划、细心组织、严格管理、热情服务,为高研班的顺利实施做了大量的工作,也取得较好效果。大连理工大学精心挑选了该校在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人才、著名学者作为授课教师,培训内容新颖、实用、有效。东北大学的选题紧扣科技发展热点,在授课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通过案例研讨、实地参观,深受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喜欢。东北财经大学发挥自身优势,注重学员之间开展交流与沟通,通过高研班这一平台,促进了金融机构、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协作。三所学校在后勤保障、食宿安排、教学秩序也都做了大量工作,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。
四、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。大连理工大学获批国家第五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。新增大连海洋大学、辽宁职业学院等6家省级专业继续教育基地,省级基地达到29家。注重发挥基地在工程实施中的引领性和示范性作用,省级高研班原则上交由省级基地承办。
五、通过在线学习平台,开展公需科目培训。一是围绕辽宁特点设置公需科目,内容日趋丰富。在科目选择上,根据我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,以提高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素质为出发点,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创新、科研能力,开阔视野为目的,通过自主编写教材和征集选题采购两种途径,确定公需科目选题。近几年,先后在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了《创新能力开发与训练》、《知识产权战略》、《科技基础与实务》、《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建设与创新》、《专业技术人员潜能激活与创造力开发》、《低碳经济培训教程》、《新能源知识读本》等为主要内容的公需科目培训,并及时对全省师资进行了培训。2014年度,我们同时推出了《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建设与创新》、《专业技术人员潜能激活与创造力开发》、《低碳经济培训教程》、《新能源知识读本》4门科目供参加学习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选择,大大增加的学员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。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,开展在线学习和考试。我省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平台始建于2007年,当时仅向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在线学习服务。经过8年的发展,到2014年10月底,在线学习已实现对省内全覆盖,全省14个市、2个省直管县都有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,学员实名注册总人数超过40万人。在线学习已成为我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重要形式。截止到2014年10月底,已有8.3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了在线学习,已超过年初部署的6.9万人的学习任务。